蟲屎茶是什么茶?想必很少有人知道蟲屎茶,大多都是第一次聽說,對于此種茶都非常的陌生。那么,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下蟲屎茶的相關介紹。
蟲屎茶又名"龍珠茶",是廣西桂林和湖南城步縣的特產。當地老百姓把野藤、陳年的陳茶和花香樹等枝葉置于裸露的竹籃或將茶葉一片片串起,化香夜蛾織網產卵,成蛆后,幼蟲咀咬茶葉成渣(珠狀),沾掛在網外做保護偽裝.珠狀的茶渣就是"蟲屎茶",民間稱"龍珠茶",對抑制胃泛酸特別有效.一般夜蛾是不會選在新茶產卵的。
用篩子篩去殘渣,取其蟲屎,美名"龍珠"。把它放在鍋上炒干,再按蜂蜜:茶葉:蟲屎=1:1:5的比例混合后復炒,蟲屎茶便炮制而成。提到"蟲屎",許多人會聯歡想到臭和臟,其實不然,它帶高雅的熟香,味濃略顯甜,口味醇厚,湯色烏深,別有風味,連飲數杯,絕無膩感、反而感到情緒昂揚,思路廣開。
蟲屎茶不但香味好,而且還是健胃的良藥,對胃功能較差的人來說,尤有助益。蟲屎茶不僅含有茶葉的成分,而且含有茶蟲吃了茶葉后所排泄出來的有機物.蟲屎茶藥用價值較高,正宗的六堡野生茶蟲屎,品飲之后再飲什么茶都顯得淡水,再無味道。
其實蟲屎茶在農家一向是以當藥為主,往往以陳年為佳。真正的農家六堡茶蟲屎,應是甘甜極夠,茶香明顯(多為霜降大葉茶香),且爽口耐泡,少許(約1克)就可五六人品嘗。當然,蟲屎茶好與否決定于茶蟲所吃的茶葉質量與時間來決定的,正宗的六堡野生茶加上陳年,泡飲起來入口較純而無異味,過后滿口生津回甘,久久不消。
蟲茶是中國特有的林業資源昆蟲產品,是傳統出口的特種茶。蟲茶是由化香夜蛾、米黑蟲等昆蟲取食化香樹、苦茶等植物葉后所排出的糞粒。蟲茶約米粒大小,黑褐色,開水沖泡后為青褐色,幾乎全部溶解,像咖啡一樣,飲用十分方便。如果用茶的科學定義來衡量,其實這蟲茶并不是茶,只不過人們食用這種蟲子的糞便的方法與我們飲茶相近,故而將其稱作“茶”。這樣也好,在飲用時讓我們忘記它的本來身份,以免心理有不舒服的感覺。
蟲茶味清香,類似茶葉。盡管我國是一個茶葉生產和消費的大國,但蟲茶卻鮮為人知。其實,蟲茶在我國生產和飲用已有悠久的歷史。早在明朝,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中就有記載。
蟲茶在中國生產和飲用已有悠久的歷史。早在明朝,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中就有記載。蟲茶是一種很好的醫藥保健飲料,據記載,蟲茶具有清熱、去暑、解毒、健胃、助消化等功效,對腹瀉、鼻衄、牙齦出血和痔出血均有較好療效,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一種重要的清涼飲料。從清代乾隆年間起,蟲茶就被視為珍品,每年定期向朝廷進貢。如今,蟲茶已聞名海內外。
蟲茶的營養價值高于普通茶葉。它含有十八九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相當量的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糖類、單寧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。清代光緒年間的《城步鄉土志》記載:茶有八峒茶,亦有茶雖粗惡,置之舊籠一二或數,茶悉化為蟲,余名曰蟲茶。茶收貯經久,下能消痰順氣。因此它是一種很好的醫藥保健速溶飲料。
經常飲用蟲茶,能止渴提神、降血壓、促消化、利尿、順氣化痰、解毒消腫,對鼻出血、牙齦出血、痔出血、腹瀉等病均有一定療效。據說從清代乾隆年間起,蟲茶就被視為珍品,每年定期向朝廷進貢。如今,蟲茶已聞名海內外。
相傳,清朝乾隆年間,城步畝民起義,朝廷出兵鎮壓,百姓們被趕進深山老林,以野萊、茶葉充饑。誰知,屋漏偏遇連雨天,茶葉遭到蟲害,被吃得凈光,只剩下了漫山遍野的蟲屎渣滓。人們偶然發現,蟲屎落入水中,泡出縷縷血絲般的茶葉,試著一喝,味道香郁甘美。后來人們索性就有意以化香樹葉誘蛾產卵,專取幼蟲糞便熬茶,這就是現在飲用的蟲茶。這一偶爾所為,使蟲茶走出大森林,來到人間。
以上內容就介紹到這里,看完之后想必大家也會蟲屎茶有了一定的了解。蟲屎茶,是產地少數民族語音直譯,學名是蟲茶。“蟲茶”其實只是一種統稱,根據昆蟲所取食的植物不同而異,蟲茶主要品種有三葉蟲茶、白茶蟲茶、化香蟲茶。但總的來說,蟲屎茶還是具有保健的價值。
版權及免責聲明: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,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。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。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,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,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!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!